Naval Ravikant 与Chris Williamson 的3小时深度访谈|核心观点梳理
Naval Ravikant 核心观点梳理
核心主题与分层阐述
幸福 (Happiness)
- 定义与本质 (Definition and Essence)
- 幸福是满足于你所拥有的东西。
- 幸福基本上就是对你所在之处感到满意。
- 不希望事情与现状不同。
- 不觉得当下有任何缺失。
- 不需要外部的改变来维持当前的积极状态。
- 这与渴望从外部世界获得某些东西来维持当前积极状况是相对的。
- 意识是体验一切的基础层,它是相对静态的,而身心等都是非真实的,在这些瞬变的事物中寻找稳定就像沙堡会坍塌。
- 人生如何展开取决于你如何诠释经历。
- 更好的方式可能是不做任何诠释,只是允许事情发生,即使会有诠释,也只将其视为可以放下的事物。
- 幸福与成功的对比 (Happiness vs. Success)
- 成功来自不满足。
- 成功是否值得,作者表示不确定,认为这个说法可能是很久以前在特定情境下提出的。
- 实现你想要的、满足物质需求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 不想要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形式,不想要东西就像拥有它一样好。这是像第欧根尼(Dioynes)那样的另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 哪种道路更有效尚不确定,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成功。如果最终目标是幸福,为什么不直接追求幸福呢。
- “快乐会让你不那么成功”是一种传统观念,也可能是实际经验。快乐时你不想追求东西,所以不会行动。
- 然而,人类仍会行动,追求生存和繁衍,会想要活在“竞技场”里。
- 作者发现自己变得更快乐(更平静、沉稳、专注、满足)后,仍然想做事情,只是想做更宏大、更纯粹、更一致的事情。
- 作者认为效率、生产力和成功与幸福和自由并行不悖。越快乐,越能持续做某事,就越可能做带来更多快乐的事,并坚持下去,超越他人。
- 普通循环:无聊 -> 想要某物 -> 直到得到它才快乐 -> 努力获取时经历痛苦或期待 -> 得到它 -> 习惯它 -> 再无聊 -> 几个月后再想要别的东西。无论最终快乐还是不快乐,这种状态通常不会持续很久。
- 金钱能解决金钱问题,有钱是好事。中彩票或遭受重伤的人两年后会回到幸福基线(尽管这项研究可重复性存疑)。
- 如果钱是挣来的,可能会带来幸福,因为过程中伴随自豪、自信和成就感。
- 必须享受旅程,旅程就是一切。99%的时间都花在旅程上,所以如果不享受,那是什么样的旅程。
- 痛苦与内心的平静 (Suffering and Inner Peace)
- 痛苦主要是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这通常意味着你不想做手头的任务。如果你乐意做任务,就不会痛苦。
- 更有效的方式是忍受痛苦,还是以不痛苦的方式诠释它。
- 许多成功人士回顾时说旅程本身很有趣,后悔没有更享受它。
- 回溯过去的反思练习:如果能回到过去,你会怎么做。作者会做同样的事,但会减少愤怒、情绪和不必要的内心痛苦。不必要的痛苦是可选的,不是必需的。
- 平静甚至快乐地完成任务的人比内心充满不必要情感动荡的人更有效率。否则,最终只会获得一系列痛苦的成功。
- 旅程不仅是回报,旅程是唯一存在的。
- 欲望与不快乐的来源 (Desire and Source of Unhappiness)
- 欲望是通往痛苦的捷径。
- 有许多不必要的欲望是我们随处拾得的。
- 知道欲望是不快乐的来源,会让你对欲望更挑剔。
- 坦白说,如果想成功,必须对欲望挑剔,必须专注。不可能样样精通,那样只会浪费能量和时间。
- 思考自己与不快乐 (Thinking About Yourself and Unhappiness)
- 过多思考自己是所有不快乐的来源。
- 具体来说,思考你的个性、自尊、品格,并为此着迷,是许多抑郁和不快乐滋生的地方。
- 沉溺于“可怜我”、“这发生在我身上”、“我有这个问题”、“我应该得到这个/不该得到那个”等想法,会滋养内心永不满足的“野兽”(自尊)。
- 过多思考自己会加强这些想法,创造出僵化的叙事。
- 研究表明,思考自己越多,痛苦程度越高。
- 治疗(Therapy)如果能让你发泄和解决问题并在几次疗程后结束,那是极好的。但如果让你在同一问题上循环,那就是相反的效果,是在沉溺其中。
- 不再用“快乐”或“不快乐”来思考,只是做自己的事。
- 存在与当下 (Presence and The Moment)
- 焦虑、压力或思考别的事情时,你就错过了当下。
- 当你不在当下时,对那个时刻来说你就像死了。
- 浪费时间就是你不在当下的时候。
- 当你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完全投入时,就不是浪费时间。
- 当你不想做某事,心在逃避,反抗,希望身在别处,思考未来或后悔过去,或害怕某事,那就是浪费时间。
- 真正的浪费时间是你不在场的时候,当你没有尽最大努力去做你想做并沉浸其中的事。
- 许多人担心死亡,却没意识到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未曾真正“在场”。
- 人们渴望“在场”,当你完全投入当下时,你反而不会思考自己,而是更沉浸于事物、时刻和手头的任务。
- 对极乐机器的思考 (Bliss Machine Thought Experiment)
- 假设可以通过电极刺激大脑让你进入极乐状态,你会要吗。大多数人会拒绝,他们想要意义。
- 假设可以给你“意义”呢。
- 长期思考后,人们会意识到真正想要的是惊喜。想要世界带来惊喜,并以可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方式与之较量。
- 过于掌控、安排一切,会减少惊喜的可能性,因为一切都变得刻意和预设。
- 如果一切都出乎意料,没有确定性,你会充满焦虑。如果一切都如预期,你会非常无聊,不如死了。生活在确定性与惊喜之间流动。
财富与地位 (Wealth and Status)
- 财富的性质与创造 (Nature and Creation of Wealth)
- 财富创造是相对较新的概念,主要兴起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
- 现在是创造财富最容易的时代,杠杆和机会很多。
- 需要寻找机会,学习、了解和做有趣的事。财富不会自己掉到腿上。
- 几百年前,你生来是农奴,死也会是农奴,几乎没有出路,但现在不同了。
- 理解财富更多需要智力(新皮质)而非原始本能。
- 地位的性质与追求 (Nature and Pursuit of Status)
- 地位竞争是零和博弈。
- 地位游戏比财富游戏更难“赢了就退出”。人们总是想要更多地位。
- 排行榜、社交媒体的点赞评论等让人持续在地位的跑步机上。
- 进化上,人类天生渴望地位。
- 财富与地位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lth and Status)
- 有钱人往往会追求地位,通过去好莱坞、捐赠等方式用钱换取地位。
- 对于已经非常富有的人来说,追求地位是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生物上对地位的渴望历史悠久,而财富相对较新。
- 如果想在社交网络上建立追随者、成名然后通过名气赚钱,这条路比先致富再追求名气难得多。建议先致富。
- 金钱的使用与价值 (Use and Value of Money)
- 金钱能解决你所有的金钱问题。
- 好的用途:投资自己,建立与独特才能相符的事物;冒险;购买舒适的住所;雇佣他人处理能帮你节省时间的事情;善待他人(慷慨支付并期待最好)。
- 财富让你能承担风险,做别人做不了的事。用钱实例化(instantiate)想法,创造不会凭空存在的产品,给他人带来巨大价值。
- 财富带来自由,自由探索更多选项,自由地创业而无需他人许可或扭曲愿景。
- 不好的用途:一切会飞、会漂浮、会淫荡的东西(租用可能更好,除了家庭);消费而不是投资;捐给富裕的机构(如常春藤盟校)。认为应该将钱投资于自身,构建下一个伟大事物。
- 慈善应避免地位导向,真正的慈善不宣扬。
- 财富与责任 (Wealth and Responsibility)
- 资源越多,能照顾的“部落”越大。
- 开始时要照顾好自己(贫困时自私是好的,因为自救才能救人)。
- 然后照顾家庭、大家庭、当地社群,直到更大的社群。
- 这是赢得尊重、自信、并发挥潜能的方式。
- 社会奖励那些照顾更多人的人以地位。
- 阿尔法男性(Alpha male)是最后吃饭的人,先喂饱其他人。他们出于自尊这样做,社会以地位奖励他们。
- 对富裕有权势者的抵制可能会阻碍他们做善事,社会应该奖励做善事的人。
- 对成功的定义不能停留在自我满足,而是要用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自由与时间管理 (Freedom and Time Management)
- 自由的价值与追求 (Value and Pursuit of Freedom)
- 不想要某物是一种自由的形式。
- 作者变得更愿意“不道歉地优先考虑自己”。认为所有人本质上都是把自分放第一位的,只是习惯于伪装。
- 越来越坚定地优先考虑自己,因为看到别人的自由更能解放自己。
- 作者不按行程表生活,不看邮件,只回文本信息,不参加不重要的社交活动。这带来了更多自由。
- 这需要成功带来的奢侈条件,但许多习惯在成功前就已养成。
- 取消安排,生活就充满了随性。能够随时随地与任何人互动。
- 做决定要基于当前的感受,而不是被过去的承诺束缚。日程表上的安排像“大便”一样破坏整天。
- 过度安排的生活不值得过。这不符合人类的进化方式,不自然。
- 朋友的一句话改变了他:“我从不想必须在某个特定时间出现在某个特定地点”。
- 自由让你能更好地分配时间,不被义务和承诺束缚,更专注于手头的任务。
- 立即按照意愿行动的能力是解放性的,大多数人很少体会。如果这样生活,那是幸福的秘诀。
- 时间作为稀缺资源 (Time as a Scarce Resource)
- 生命短暂,只有大约四千个星期。人们听到但没有记住。
- 意识到时间很少,就不想浪费。
- 不浪费时间在随机安排的、不重要、不关心的活动上。
- 自由是人生中应该优化的目标。优化自由不仅会让你更快乐更自由,还会让你更有效率。
- 拒绝的哲学 (Philosophy of Saying No)
- 在选择众多的世界中,最大的错误是过早承诺。过早投入某个职业可能导致一生都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最好的解决时间是之前,其次是现在,改变就是了。
- 应该迅速放弃无效的事物。
- 默认应该拒绝一切。如果你无法决定,答案就是否。
- 早期探索阶段可以对机会说“是”,但找到方向进入“开采”(exploitation)阶段后,就应该默认对一切说“不”。
- 处理请求(邮件、信息)会占用时间精力。如果收到请求,而你自己不会去要求别人做这件事,就可以直接忽略。
- 必须能够不犹豫地删除邮件和信息,才能实现规模化(scale)。规模化时间非常重要。
- 任何打断都会让你失去心流(flow)。保持心流的方法是:默认忽略这些事,或像隐士一样封闭自己,或培养情感能力,不让这些事在内心引起波澜。
- 培养情感能力不让外部事物引起内心波澜是根本的。
- 欲望与行动 (Desire and Action)
- 越不想要某事,越不思考它,越不着迷于它,就越会以自然的方式去做它。会为自己而做,做得更好,更坚持。
- 周围的人会看到你的工作质量更高。
- 拖延是因为你现在不想做那件事,你想做别的事。那就去做了。
- 不被半心半意的欲望或模仿性欲望(mimetic desire)困住,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此刻真正想要什么。当你想做某事时,就会发挥最大能力去行动,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
- 仅仅因为别人、社会告诉你该做,或感到内疚而做的事,都是半心半意的努力,无法让你到达目标。
- 注意力是真正的货币 (Attention is the Real Currency)
- 金钱不能买时间,也不能保证快乐或不浪费时间。
- 时间本身意义不大,因为很多时间可能被浪费(不在当下)。
- 生命中真正的货币是注意力,是你选择关注什么。
- 将注意力放在新闻上就是消费生命中真正的货币。需要意识到这一点。
- 也许你的命运就是关注某个新闻问题并解决它,但要小心,因为注意力是你唯一拥有的。
自我认知与提升 (Self-Awareness and Improvement)
- 自尊 (Self-Esteem)
- 最糟糕的结果是没有自尊。
- 不喜欢自己的人处境最艰难,因为他们总是在与自己搏斗。面对外部世界已经够难了。
- 没有人会比你更喜欢你自己。如果你与自己斗争,外部世界将成为难以逾越的挑战。
- 低自尊的原因可能复杂:遗传、环境、童年未得到无条件爱。
- 自尊在某种程度上是你与自己的声誉。你一直在观察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有自己的道德准则。
- 如果你不遵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你用来评判他人的准则),会损害你的自尊。
- 建立自尊的一种方式是严格遵守自己的准则。
- 另一种方式是为他人做事。回顾自己引以为傲的时刻,往往不是物质成功,而是为他人或某事做出的牺牲。
- 拥有高自尊需要赢得自己的自重(self-respect)。
- 内在黄金法则:像别人应该对待你那样对待自己(针对未得到无条件爱的人)。
- 无条件的爱:记住被爱或爱别人的感觉,爱别人的感觉比被爱更令人振奋和开放。可以随时创造爱,问题在于渴望接受爱。
- 学习与更新信念 (Learning and Updating Beliefs)
- 生活和学习都是纠错的过程。任何知识创造系统都通过猜想和纠正错误来运作。
- 如果你在学习,定义上你大部分时间会是错的。
- 能够更新观点和改变想法看起来像虚伪,但区别在于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
- 自以为是(Pride)是学习的敌人。那些停滞不前、成长最少的朋友或同事,往往是最自以为是的。他们觉得自己已有答案,不愿公开承认错误。
- 自以为是阻止你承认错误。例如投资决策错误却不承认,职业选择失败却不愿改变。
- 自以为是让你困在局部最优(local maxima),不愿回到起点重新攀登。这是代价高昂的特质,会让你付出金钱、成功和时间的代价。
- 伟大的艺术家和创业者总是愿意重新开始。例如埃隆·马斯克愿意投入 PayPal 所得,从零开始 SpaceX、Tesla。他不怕被看作成功或失败,愿意冒险。
- 愿意看起来像个傻瓜,愿意重新开始,许多人缺乏这种意愿。成功、富有、有名后,他们被困住了,不愿回到零点。
- 创造伟大事物需要从零到一,这意味着回到零,这是痛苦和艰难的。
- 掌握(mastery)不是 10,000 小时,而是 10,000 次迭代。迭代是基于学习的修改,是纠错。
- 如果你能进行 10,000 次纠错,你就会成为专家。
- 怀疑论与乐观主义 (Skepticism and Optimism)
- 不要与愤世嫉俗者和悲观者为伍。
- 悲观主义是天生的,源于进化中为避免毁灭而形成的硬件。在自然环境中,对潜在危险保持警惕更有利于生存。
- 现代社会与自然环境非常不同,要安全得多。失败的后果不那么严重。
- 应该用新皮质(neo-cortically)认识到这一点,并超越天生的悲观硬件。
- 现代社会对失败的容忍度高得多。你在“搜索”能成功的事物,一个成功可能带来巨大回报。
- 失败次数不重要。
- 没有理由做个悲观者。
- 想要乐观,但要对具体事物持怀疑态度。每一个具体的机会都可能失败。
- 在总体上要乐观,相信总会有事能成功。
- 如何平衡:对总体乐观,具体失败视为学习经验和迭代。只要从中学到东西,就是胜利。
- 学习并快速止损,直到找到对的事物,然后乐观地投入并让回报复利增长。
- 不要跳入第一件事,也不必和第一个约会对象结婚,除非非常幸运。
- 避免过多思考自我 (Avoiding Excessive Self-Thinking)
- 过分思考自己的个性、自尊、经历,会滋养痛苦和不幸。
- 这就像同时是囚犯和狱警。
- 治疗如果让你不断循环思考同一问题,是在“沐浴”和“放纵”痛苦。
- 试图变得快乐本身就像在说“我不快乐”,并创造了这个框架。
- 不如不再用快乐/不快乐来思考,只是做自己的事。
- 没有万能的公式通往幸福或成功。每个人的路径都是独特的。
关系与情感 (Relationships and Emotions)
- 爱 (Love)
- 内在黄金法则:像别人应该对待你那样对待自己(对童年未被无条件爱的人)。
- 回顾被爱的感觉,尝试重现它。
- 回顾爱别人的感觉,尝试重现它。
- 爱别人的感觉(对亲人、事物)比被爱的感觉更令人振奋、开放,让你想成为更好的人。
- 被爱的感觉有点“抓人”,太甜,有点尴尬,让人觉得被限制。
- 可以随时创造爱,问题在于渴望接收爱。
- 真正爱一个人是因为和他们在一起感到完整。这种完整感与他们的背景或事业无关。爱创造了统一性和连接。
- 选择关系与承诺 (Choosing Relationships and Commitment)
- 面对困难选择无法决定时,答案是否。这是因为现代社会选项太多。
- 理性上理解这一点是一回事,有勇气在现实中实践并快速止损(在关系、工作、地点上)是另一回事。
- 不要接受次优结果。你最终会得到你所接受的水平。
- 对少数重要的事情不要妥协,而对许多其他事则不那么在意,这样才能集中精力。
- 自私与社交 (Selfishnes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把自分放第一位,不道歉地优先考虑自己相对罕见。
- 人们常为了迎合社会期待而妥协自己的愿望。
- 作者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生命短暂,不应浪费时间做不想做的事。
- 越来越多地对不想做的事情说“不”。例如不参加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 低自尊的人与自己搏斗,很难面对外部世界,因为没有人会比你更喜欢自己。
- 不要与愤世嫉俗者和悲观者为伍。
- 批评与赞扬 (Criticism and Praise)
- 如果想改变某人的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他们做了你希望的行为时赞扬他们。
- 不要在他们做错了事时批评或否定。
- 赞扬必须真诚,不能虚伪。
- 不要忘记在别人做了值得称赞的事时赞扬他们,你会得到更多那样的行为。
- 焦虑与压力 (Anxiety and Stress)
- 想象一下,如果不一直焦虑,你会多么高效。
- 焦虑是 21 世纪的标志性情绪。许多有动力的人非常焦虑,关注细节,不放过事情,熬夜思考(偏执的表现)。
- 压力是内心有两种冲突的欲望。例如:想被喜欢但想做自私的事,想为别人做又想为自己做,不想上班但想赚钱。
- 缓解压力的方法之一是承认存在冲突的欲望,然后要么解决它(选择一个并接受失去另一个),要么决定稍后再处理。
- 焦虑是一种普遍的、难以识别的压力。原因可能是生活中积累了太多未解决的压力点,无法识别具体问题。
- 通过冥想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思想,在意识与思维之间创造距离,有助于评估思想。这让你能更专注,有更多精神能量解决想解决的问题。
- 不要无意识、下意识、反应性地到处拾取问题。
- 在某个问题成为消耗情感能量的问题之前,你必须接受它是一个问题。你可以选择你愿意解决的问题。
- 很多人沉迷于解决问题,甚至在没有问题时制造问题。更糟的是承担无法影响的问题。
- 对无法控制的事情培养冷漠是理性的。
- 媒体是模因病毒的传播机制,将全球问题转化为模因病毒感染你的思想,让你沉迷于遥远且无法影响的问题。
育儿 (Child Rearing)
- 作者观点的变化 (Changes in Author’s View)
- 在育儿方面变得更宽松了。意识到孩子们会像孩子一样,让他们顺其自然。
- 不像以前那么自由放任,但更少干预。
- 核心育儿目标 (Core Parenting Goals)
- 作者认为自己作为父母的第一要务是提供无条件的爱。
- 希望孩子感到被无条件地爱着,拥有高自尊。
- 他只能控制自己的输出(给予爱),不能控制孩子的感受、行为、愿望或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 希望他们拥有自由,自尊和无条件爱带来自由。
- 让他们犯自己的错误,学习自己的教训,拥有自己的愿望并适当地去实现。
- 不希望他们受伤或不快乐,但无法控制这些。
- 不剥夺他们的能动性(agency)。孩子们天生具有能动性和意志力,但许多育儿方式会通过驯化来削弱它。
- 宁愿孩子像野生的狼,而不是训练有素的狗,因为他不会永远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他们需要能够自理。
- 希望孩子快速学习,难以被杀死。
- 对传统/现代育儿观的批判 (Critique of Traditional/Modern Parenting Views)
- 存在许多“知识分子却白痴”(IYI)的育儿观念,来自过度教育者否定基本常识。这些往往基于糟糕的研究和公共医疗指令。
- 例如,因少数事故就宣称与婴儿同睡(co-sleeping)是危险的,但历史上孩子都是和父母同睡的。这是对常识的否定。
- 认为配方奶粉(豆奶、玉米糖浆制成)比牛奶或羊奶更好也是胡扯。
- 认为“哭泣熄灭法”(cry it out)是正确的,也是胡扯。这会让孩子哭到放弃,在野外会被捕食者吃掉,给孩子建立了一个错误的起点。
- 认为婴儿感觉不到疼痛(直到 80 年代仍有研究支持),也是荒谬的。这是基于不良研究和过度推广的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问题。
- 对科学也要怀疑,检查其应用情境、来源和研究质量。
- 对某些问题(如疫苗)过度宣扬可能适得其反。
- 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概念可能被误用,更多是由于忽视或问题。关于包裹婴儿(swaddling)可能导致 SIDS 的说法是“疯狂”的。
- 许多育儿书籍可能不如父母的自然本能。父母的基本本能(检查、喂食、清洁)非常好。
- 孩子的本能也非常好,他们想要东西是有原因的。父母与孩子的问题更多是沟通问题。
- 教育孩子的方式 (Ways to Educate Children)
- 专注于教孩子基本的解释性理论,而不是死记硬背。
- 例如,教他们疾病的细菌理论(germ theory),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洗手、刷牙。给他们看细菌的视频或显微镜下的东西,他们能自己推断出结论。
- 谈论人类与病原体的关系(如免疫系统、DNA 与病毒的斗争),可以让他们理解卫生等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可以让他们跳过许多争论。
- 问孩子开放性的哲学问题,让他们思考现实的本质。例如“什么都不存在可以吗?”或“什么是黑客帝国?”。
- 这样做不是为了教授特定知识,而是鼓励他们继续质疑现实的基本结构,并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
- 父亲不是说教者(didactic),而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他们有问题时,父亲可以解释自己会如何解决。但大多数时候孩子只是希望父亲直接解决问题。
未来预测与科技 (Future Predictions and Technology)
-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认为现代 AI 很酷,是自然语言计算机。
- 开始展现推理能力,但不具备创造力。
- 认为如果给人类 0.00001%的 LLM 消耗的算力,他们会产生数千个新想法。LLM 生成的诗歌和小说是垃圾。
- 它们不擅长提炼事物的本质和重点,没有观点。
- 但它们是巨大的突破,解决了搜索、自然语言计算、让英语成为编程语言、自动驾驶、简单编码、翻译、转录等问题。
- AI 是一种新的编程计算机的方式。
- AI 未来会更好,可以在特定有界问题中应用(如自动驾驶)。
- 程序员不会被取代,反而能利用 AI 获得更多杠杆。
- 自动驾驶 (Self-Driving)
- 认为自动驾驶这个有界问题最终会被完全解决。
- 特斯拉和 Waymo 都会存在,都能做得好。
- Waymo 目前运行良好,在部署学习曲线上领先。
- 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如果成功,会更优越,更易于规模化,且特斯拉擅长大规模生产汽车。
- 生物学与医疗 (Biology and Medicine)
- 认为生物学仍处于“石器时代”,创新不足。
- 管制机构限制风险实验,导致生物学发展缓慢。
- 未来人们会回顾并惊讶于当前生物学状态的落后。
- 欣赏布莱恩·约翰逊(Brian Johnson)的极端长寿实验,需要更多这样的人进行个体实验并分享结果。但不同意他的所有做法(如过量补充剂,认为应从自然食物获取)。
- 认为 GLP1s(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如 Ozempic)是自抗生素以来最大的突破性药物。可能比他汀类药物更重要。
- 它们是“奇迹药物”,除了减轻体重,似乎还能降低多种癌症风险,改善心血管健康等。
- GLP1s 的负面接受度令人惊讶,可能因为触动了“神圣奶牛”,威胁到营养师、医生、健身教练等的地位。也像军事部门坚持购买航母而非无人机一样,存在激励偏差。
- 尽管如此,GLP1s 的使用会像野火一样蔓延,因为每个人都想健康。
- 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应用 (Drones in Warfare)
- 认为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被低估。
- 未来战争将完全由无人机主导,不会有航母、坦克或步兵。
- 无人机的终极形态是自主子弹(autonomous bullets),而非仅仅是制导的。
- 战争将是自主子弹之间的对抗,一方获胜后另一方就投降。
- 人口生育率下降 (Declining Fertility Rate)
- 作者不确定是否需要主动对抗生育率下降。
- 认为这部分反映了人们对“末日论”的过度反应(过去担心人口过多,现在担心过少)。
- 生育孩子能带来比当下快乐更重要的东西:意义。
- 很少有父母后悔生孩子(99%不会后悔)。
- 养宠物在某种程度上是生育愿望的升华或替代。
生活准则与启发 (Life Principles and Insights)
- 享受过程,旅程即一切 (Enjoy the Process, The Journey Is Everything)
- 欲望的代价 (The Price of Desire)
- 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Avoiding Unnecessary Suffering)
- 选择你的挣扎 (Choose Your Struggles)
- 接受无法控制的事物 (Cultivate Indifference to Things Out of Control)
- 批判性思维与迭代学习 (Critical Thinking and Iterative Learning)
- 认识自己,实现自我 (Know and Be Yourself)
- 逃避竞争通过保持真我(authenticity)。
- 找到对你来说是玩耍但对他人来说是工作的事。
- 把你自然而然做得好的事产品化(productize yourself)。
-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这会限制你的行为,让你失去自由、自发性和快乐。你内心深处仍然是 9 岁的孩子。
- 拒绝是力量 (Saying No Is Power)
- 注意力是真正的货币 (Attention is the Real Currency)
- 自以为是是昂贵的特质 (Pride Is an Expensive Trait)
- 拥抱改变与重新开始 (Embrace Change and Starting Over)
- 行动胜于理论 (Action Over Theory)
- 真正知道如何赚钱的人不需要卖课程。
- 不需要导师,需要的是行动。
- 非凡成功的人不会看“成功色情片”,他们只是去做了。
- 如果某个问题让你夜不能寐,说明你足够想要它。
- 如果你不得不记忆某事,那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 认识常识的重要性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ommon Sense)
- 许多基本的真理(金钱不会带来幸福,名气不会解决自我价值,等等)是显而易见的,但人们仍然会忽略它们。
- 这些教训难以通过口头传授,必须自己经历才能真正理解。人们常认为自己是例外。
- 很多看似科学的观点(尤其在育儿等领域)可能违背常识,基于糟糕的研究或过度推广。相信自己的本能。
- 价值体系与责任 (Value System and Responsibility)
- 开始时可以自私以照顾自己,但有资源后,应扩大照顾的范围(家庭、社群、世界)。
- 资源越多,责任越大。
- 发挥能力帮助他人是赢得尊重、自信和发挥潜能的方式。
- 乐观与风险 (Optimism and Risk)
- 在总体上保持乐观,对具体事物持怀疑态度。
- 现代社会容错率高,失败是迭代和学习的机会。
- 愿意承担风险并建设事物。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既往不恋!
评论
WalineGi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