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r, not Chess
真正的高手,不在于步步领先,而在于手握多少未知与概率


0. 为什么是“对赌”?

象棋世界里,只要你足够聪明,结局就已写在棋盘上。

但现实更像扑克:牌面未知、信息残缺、运气作祟。没人能用“完美计算”走到最后。

如果执着于象棋式的确定性,我们将陷入经典的归因误区:

  • 坏结果?“运气太差。”
  • 好结果?“技术高超。”

既安慰又刺耳——因为这拒绝了真正的复盘。


1. 信念 → 下注 → 结果:决策闭环

  1. 信念 (Belief):对世界的模型与假设。
  2. 下注 (Bet):基于信念采取的行动。
  3. 结果 (Outcome):综合了运气与技能的反馈数据。
  4. 拆分 (Luck vs Skill):区分不可控因素与自身技能。
  5. 迭代 (Back to Belief):修正信念,再次下注。

核心关键词:

复盘(Post-mortem)

从围棋玩家学会:每局必复盘。

目的不在找借口,而是明确“我能改进什么”。


2. 永远选择红色药丸

“永远选红色药丸。” ——《黑客帝国》

扑克思维意味着:

  • 勇于认错远胜于妄想精准预测
  • 真相再苦涩,也好过沉浸在美好的谎言中。

要跨过“对赌”最大的心理门槛,你必须:

  • 放下对确定性的执念
  • 接受“正确决策 + 坏运气”导致的负面结果

3. 团队免疫:用“求真小组”驱逐偏见

独自复盘,我们容易陷入“确认偏误”——只收集支持自身决策的信息。

解决方案:建立求真小组(Truth Squad):

  • 角色:冷面法官、反对者、数据猿、记录官
  • 原则:只批判逻辑与证据,不攻击个体
  • 输出:决策日志、复盘记录

优秀的决策文化像代码评审:

代码需要 CI,信念也需审查。


4. 尤利西斯合约:用过去限制未来

典故来自荷马史诗,尤利西斯为抵抗海妖诱惑,用绳索绑住自己。

现代决策技术:

  • 列出未来可能的蠢事
  • 设置强约束:定投、自动储蓄、健康提醒
  • 用高成本或不可逆的方式强迫执行计划

“把过去的你,作为未来的约束。”


5. 实战工作流:“下注式”生活指南

步骤 行动 工具 & 提示
建立信念库 明确假设(市场、产品、职业、人际关系) Notion/Obsidian,标注置信度
显式下注 用“我押注 X,因为我相信 Y”的句式决策 金额化或时间成本化
记录结果 无论输赢,都记录结果作为反馈数据 日志、截图、账单
拆分运气/技能 三问法:① 是否可复现?② 是否异常波动?③ 同场景下他人表现如何? 对标历史、行业水平
修正信念 只针对技能因素更新信念与模型 每次更新标记版本号
下一轮下注 携新版本信念继续行动 信念-下注,构成成长飞轮

6. 结语:胜负交给概率,成长握在手中

象棋需要大师,扑克需要概率型玩家。

我们无法决定牌的顺序,却能训练区分运气与技能的能力;

我们无法消除随机波动,却能用尤利西斯合约拴住未来的自己。

人生终局无法预测,但每一次抬头看牌、低头下注,都在为你的认知护城河,添上一块无人能夺走的基石


行动指南

  1. 本周选择一项关键决策,以“信念-下注-结果”记录。
  2. 与 1-2 位朋友组成“求真小组”,每周 20 分钟进行复盘。
  3. 今天设计一项简单的尤利西斯合约(如自动储蓄或运动计划),立即执行。

让我们在不确定中实现确定的成长